山水若画,田园如诗——工笔画画家郭奎泉
文化艺术 2020-08-14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宋·李弥逊


       宋代诗人李弥逊的这首《云门道中晚步》描绘了一幅落日西沉的余晖映着樵夫归家的脚步,只留下耕牛伏息在麦田之上的宁静安详的景象,既表达了诗人轻松闲适的心境亦表达了人对融入自然的渴望。而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一个人醉心于田园,寄情于山水,尤其对田园中牛的形象钻研到了极致。他说,他画牛,并不单单拘囿于某个片段或瞬间表现,而是充分利用特有的创作手段拉近与观者的距离,让人引起多层面的解读和思考,增加了作品的审美内涵,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亲和力的雅俗共享的艺术风格。——他,就是郭奎泉。


timg.jpg


       郭奎泉,辽宁省凤城人,辽宁省美术协会会员,辽宁工笔画协会会员,辽宁丹东书法协会会员,丹东鸭绿江画院理事,中国北方牡丹画院专业画家、理事。入选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画展并多次荣幸获一等奖。专攻现代新工笔画,坚持对艺术负责,力求作品完美。

       60年代出生的他,身为工人的父母虽不能给他“荣华富贵”的物质条件,但却言传身教给予他淳朴与坚韧人格品质。他的艺术启蒙没有《芥子园画谱》上的松竹梅兰,有的只是“田园诗意,自然为师”,大自然的绿水青山,乡村的田园风貌皆是他的启蒙老师,再加上他对“写写画画”的几分偏爱与悟性,他就带着这样的“底色”进入了画坛。


       早在80年代郭奎泉的作品《山会》就曾获辽宁省展一等奖,其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刻画生动细致,受到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此外,作品《秋雨》在省展中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舐犊情深》等作品也入选了辽宁省大展。郭先生所创作的题材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所选择,因此,不管是关于何种题材的创作,还是表现灵性极致的动物系列山水系列等工笔画作品,他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身处多元的艺术潮流中,他没有迷失在当代纷繁多变的观念符号里,而是用一种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平实的绘画语言,充分利用自己特有的一些创作手段拉近与观者的距离,形成了自己独具亲和力且雅俗共赏的风格。


微信图片_20200814100849.jpg

 

       搁笔经商20年后,郭奎泉因对艺术留恋不舍,便重拾笔墨,开始醉心于工笔画的研究和创作,主攻画牛,偶尔画虎。郭奎泉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这与他长期深入田园、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不无关系。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拼图.png


       郭奎泉能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他收集了各种有关牛的图文资料,他十分善于观察和体语,常常跟牛近距离接触,琢磨表现对象的微观细节,速写拍摄各种状态下牛的神态,撷取其中隽美画面加以演绎。他善于宏观地布局画面的整体结构,把自己的情感深深的融入到或跳跃,或匍匐,或依偎,或雄视,造型严懂,笔法细腻轻松。一幅幅作品,并不单单拘囿于某个片段和瞬间的展现,而是让人看了以后,产生多种层面上的解读和思考,这进一步增加了作品的内涵。


微信图片_20200814100816.jpg


       郭奎泉不仅是简单地从技法上去追求对画面的满足,他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来指导其绘画。正因为这样,他的作品才不流于肤浅具备内涵和精神。使他工笔作品风格秀的、典雅、清新融为一体,自成格调。毎幅作品重意境、重情趣,以他独特的技法表现和开拓创新的思路紧密相连的。他说:“艺术是从心灵激流出来的,我会不断停对艺术美的追求。如果我的所思和所得能够通过作品让人感动了,受益了,我就算倾注一生的时光也值了。”


微信图片_20200814100842.jpg


        “人勤一世千川绿,牛奋四蹄万顷黄”相信,以郭奎泉老师的心智和勤劳,定会通过他的作品,把我们引入一个大美的境界!



撰稿:张颖诗

编辑:李露茜